摘要: 原標題:卷不動了:學術界迎來躺平潮 許多研究人員不喜歡躺平這個詞,但在默默減少不被看見的付出。 當 Isabel Mller 在 2021 年成為助理教授后,她一周要
原標題:卷不動了:學術界迎來“躺平”潮
許多研究人員不喜歡“躺平”這個詞,但在默默減少“不被看見”的付出。
當 Isabel Müller 在 2021 年成為助理教授后,她一周要工作 7 天,一天 16 個小時。雖然沒有人要求她這么高強度地工作,但她沒法在比這更少的時間里完成所有科研、教學和帶學生的任務。隨著第一個學期慢慢過去,Müller 意識到這種工作節(jié)奏是不可持續(xù)的。如果她想繼續(xù)留在學術界,她就必須設立邊界:“我后來又花了一個學期才調(diào)整過來,但現(xiàn)在我會給自己定一些規(guī)矩。”
Müller 是開羅美國大學的數(shù)學家,像她這樣重新定義自己與工作關系的人有很多,這些人都在通過設立邊界保護自己的身心健康,防止過勞。人們對平衡工作與生活的渴望由來已久,但新冠疫情及其沖擊使學術工作者更加意識到這種平衡的重要性。去年 8 月,一條關于“躺平”(quiet quitting)的抖音視頻引爆了如何才能平衡好工作與生活的探討,這里的躺平是指員工不應該去做超出份內(nèi)工作的事,也不應該默許“內(nèi)卷文化”(hustle culture)。在學術界,這意味著學術人員不再去做那些無報酬、不被認可或是不被看見的工作。
對 Müller 來說,躺平意味著工作之余能有個人生活,能為自己考慮。“我真的不喜歡這個詞。每一個努力控制工作時間的人都已經(jīng)心態(tài)很不好了,”Müller 說,“躺平的含義很消極,它只會讓你更難受。”許多研究人員都對這個詞嗤之以鼻,表示他們既沒打算放棄,也不會保持沉默,避而不談他們?yōu)楣ぷ魃顦淞⒘夹赃吔绲目释?,對心理健康的?yōu)先關注,和對有毒職場文化的抗議。
《自然》采訪了 Müller 和其他科研人員,詢問他們?yōu)楹魏腿绾卧O立這種邊界,以及他們希望得到就職機構的哪些幫助。一些受訪者回復了《自然》的在線調(diào)查,調(diào)查時間為去年 11 月 7 日至 15 日,調(diào)查目的是為了評估躺平在科學家群體中的流行率,了解他們?yōu)槭裁催x擇躺平,以及他們放棄最多的活動有哪些(見“減負”)。
原標題:更好地養(yǎng)育:培養(yǎng)能力,而不是消除行為 - 選本好書,讓生活松弛有度
觀察2024-11-26 11:59:24
原標題:高校商業(yè)街回收地溝油?校方回應 重慶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11月23日就網(wǎng)
觀察2024-11-25 18:5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