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教育的三個層次,實現(xiàn)孩子自律自發(fā)主動!如何真正實現(xiàn)? 《學記》第一句話講了教育的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是教育工作者要做到發(fā)慮憲,求善
原標題:教育的三個層次,實現(xiàn)孩子自律自發(fā)主動!如何真正實現(xiàn)?
《學記》第一句話講了教育的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是教育工作者要做到“發(fā)慮憲,求善良”,做到這個層次就能小有名氣,即“足以謏聞”,所以起心動念都是善良的,都是為了學生,為了學校,為了民族,為了國家,為了世界,為了人類。有了這樣的一份心,就會有好的口碑,但是還不能感動學生,不能動眾。
第二層次是做到“就賢體遠”,就能足以動眾,學生就聽老師的話,老師就有了威信和凝聚力。但這還不是最高的境界。
最高的境界就是第三個層次“化民成俗”。不用老師管,學生能自動主動地去做,一種好的風氣就形成了,這是最高境界。
如何“化民成俗”呢?“其必由學乎。”學什么呢?“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學道。不是學什么都能“化民成俗”,不只是學“術”, 更重要的是學“道”。道指的是天地的自然規(guī)律,也是天地的規(guī)章制度。
為什么天地規(guī)章制度就“化民成俗”呢?每個人都遵守天地的規(guī)章制度,不就自動了嗎?天地是我們的大領導,天地當大老板,我們都給天地打 工,都遵循天地的規(guī)章制度,這樣還用人管嗎?作為校長,如果每個老師都學了道,明了道,都知道天地的精神,都與天地同心同德,還用去管理老師嗎?如果你來管,你管的也只是片面的,好多你看不見的。比如說老師磨洋工你沒辦法管,老師不好好上課你沒辦法管。校長沒辦法,但是天地有法。所以校長管不如天地管,天地管就是自己管自己, 天地良心,自己用良心做事,人在做天在看。這樣做到“化民成俗”,就不用管了。
孩子們也是,學生們?yōu)槭裁匆f“如果你愛我請你放開我”?其實你放開了天地沒放開,他真正學了道明了道,把自己和天地同心同德,始終用天地的道來規(guī)范自己,這還用管嗎?
為什么學道就可以“化民成俗”?這就是關鍵。因為學了道,就由天地去管理了,交給天地管理就不用領導管了,其實等于自己管自己。但是,你如果不懂這個道,就無法自己管自己。管不住自己怎么辦? 天地管,感覺天地始終在看著我。《大學》里面曾子講:“ 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就是天在看著我,地在看著我,我沒地方躲,沒地方藏了。
我們開車過紅綠燈時要開慢點,小心點,因為紅綠燈口有攝像頭,怕違規(guī)被拍下來。 天是一個大攝像頭,這個攝像頭很厲害,你一干壞事就給你拍下來,甚至腦子里面起個壞念頭,也會給你拍下來。
《大學》里面為什么要“君子慎其獨也”?怕這個攝像頭給拍下來。一個壞念頭剛起,“啪”就被拍下來了。“ 人不學,不知道”,不知道有個大攝像頭。很多人只知道紅綠燈口有小攝像頭,這個小攝像頭好辦,繞過去就好了?,F(xiàn)在很多地方車輛都限號行駛,但限號的時候還是有很多人開車,為什么?看見有攝像頭的地方繞過去就好了。但是 天這個大攝像頭你繞不過去。
東漢時期有個官員叫楊震,是個非常廉潔的人。他舉薦提拔了一個叫王密的人,王密很感謝他。有一次王密得知楊震路過他所管轄的區(qū)域,晚上偷偷去給楊震送金子,以表謝意。楊震拒絕了王密,王密勸楊震說,這件事很隱秘,現(xiàn)在又夜深人靜,即使收了金子也沒人知道。楊震立刻說:“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么會沒有人知道呢?”王密聽了十分羞愧,只得帶著禮物回去。由此,“四知”成為千古美談,后人以此為堂號,稱楊震為“四知先生”。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在這“四知”里面,我們做什么事不是你知、我知、天知、地知?哪怕沒有第二個人知道,我們做事情也是我知、天知、地知,起碼是“三知”。 天地這個大攝像頭太厲害了。這就是為什么學道能夠“化民成俗”的原因。這里還有“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這句話講的是什么事?
“人不學,不知道”,講了道。這句話里的“君”并不是皇帝的意思,而是動詞“引領”的意思,“君民”就是引領人民,提升人民,統(tǒng)領人民的意思。所以,古代的帝王、圣賢管理國家,管理民族,怎么管?教學為先,把教學放到前面。什么是教呢?《中庸》里講“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為教”,教育你遵道。
《中庸》里有一段話:“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為什么古代的王者管理民眾,統(tǒng)領民眾,教化民眾,要以教學為先呢?就是因為“人不學,不知道”, 通過教學讓他明白道,明白天地的規(guī)章制度。
人們都知道國家有國家的法律,單位有單位的規(guī)章制度,學校有校紀,班級有班規(guī)。但是這些規(guī)章制度都必須跟天地的規(guī)章制度一致,因為天地的規(guī)章制度是自然的規(guī)律,這樣人遵守起來才會很自然。“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這個道是天地的規(guī)章制度,一刻都不能離開。所以說,君子慎獨。
一個人的思想和行為自然而然地要謹慎地遵守天地之道,不要違反。為什么學道能“化民成俗”?為什么學習別的不行?道是天地的規(guī)章制度,由天地來監(jiān)管,就不用人來管了。為什么不用管,人就能夠自然而然地遵守?因為他慎獨,沒人管的時候他仍然很謹慎,絲毫不逾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