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專家學者齊聚昆明共議人工智能賦能教育改革 5月30日,人工智能賦能高校教學改革行動、方法與案例分析高端論壇在位于云南昆明的云南師范大學
原標題:專家學者齊聚昆明共議人工智能賦能教育改革
5月30日,“人工智能賦能高校教學改革行動、方法與案例分析”高端論壇在位于云南昆明的云南師范大學舉辦。來自全國多所高校教育領域專家學者、人工智能領域相關企業(yè)代表等齊聚一堂,共同探討人工智能賦能高校教學改革的內涵與實踐路徑。
5月30日,云南師范大學未來教育學院掛牌成立。
當日,云南師范大學未來教育學院掛牌儀式同步舉行。云南師范大學校長胡金明在致辭時提出,該校未來教育學院成立后,將聚焦強師筑基工程,讓AI成為教師成長“加速器”,聚焦技術融合工程,用元宇宙激活民族教育基因,同時聚焦開放賦能工程,以全球視野培育未來教育家。
北京師范大學未來教育學院院長杜育紅在致辭時表示,當前,以生成式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ǎn)業(yè)變革正在加速演進,深刻改變著時代,也深遠地影響了教育格局與教育生態(tài)的重塑。推進教育的數(shù)字化轉型,以AI賦能教育高質量發(fā)展,已然成為廣泛共識。
5月30日,“人工智能賦能高校教學改革行動、方法與案例分析”高端論壇在昆明舉行。中新網(wǎng)記者 韓帥南 攝
在前沿報告環(huán)節(jié),杜育紅以《新質生產(chǎn)力與教育變革》為題進行分享。他認為,教育機構應當推進各類教育智能體建設,推進結合大模型和小模型的教育智能體開發(fā),構建依托教育智能體的學習模式、教學模式,并在教、學、研等方面開展未來學校模式探索。
西交利物浦大學未來教育學院執(zhí)行院長張曉軍以《數(shù)智化時代的未來教育》為主題作報告。他提出,當前AI重塑教育面臨著三大問題,互聯(lián)網(wǎng)和人工智能的社會里,未來學生的成長需求是什么,如何通過課堂連接虛擬和現(xiàn)實的世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如何通過課堂激發(fā)學生的個性和興趣、給學生追隨自身興趣的空間。
張曉軍表示,當下的教育體系面臨著對一系列根本性問題的重新思考,并需要基于思考采取實質性行動。組建未來教育學院就是開展探索和實踐的有效路徑。
隨后,香港教育大學新興科技與未來教育講席教授王敏娟、華為技術服務(云南)有限公司教育醫(yī)療行業(yè)構架師謝新春,分別以《教育的未來探索:AI人工智能與IA智能增強》和《DeepSeek浪潮下AI+教育發(fā)展模式探索》為題進行分享。
原標題:中考后才發(fā)現(xiàn)國際學校退路!可孩子升學還有哪些出路呢? 2025年中考
政策2025-06-22 10:38:28
原標題:大灣區(qū)大學要來了 教育部擬同意設置10所高校 據(jù)教育部網(wǎng)站消息,教
政策2025-06-11 14: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