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中國式英語正在反向輸出,人民能聽懂的英語才是好英語! 現(xiàn)在是中國主導自由貿(mào)易的時代,隨著中國制造的商品賣到全世界,自然中文也跟著走
原標題:中國式英語正在反向輸出,人民能聽懂的英語才是好英語!
現(xiàn)在是中國主導自由貿(mào)易的時代,隨著中國制造的商品賣到全世界,自然中文也跟著走向全世界,只不過讓老外短時間內(nèi)學會中文還是有難度的,那不如就先熟悉下Chinglish吧,畢竟中式英語的強大優(yōu)勢已顯而易見。
以前讓很多人瞧不起的中式英語,現(xiàn)在很多詞語都被牛津大詞典收錄了,像“add oil”、“long time no see”、“no zuo no die”、“hong bao”這些都已經(jīng)是正式用語了,還有很多類似“one coffee”、“two bear”這樣的表達方式在國外也很流行。
隨著中國的崛起,大量中式英語的表達方式正在反向輸出,有語言學家驚呼:中式英語的破壞力太大了。實際上這就是中文思維對英語思維的一種顛覆,英語不斷增加新詞遠不如中文“舉一反三”來的簡單。
到現(xiàn)在恐怕很多人都對英語中的月份表示記不住,費勁巴拉地記住這十二個沒啥關(guān)聯(lián)的月份單詞毫無意義,簡單地“one month”、“two month”、“three month”這樣多好記,這實際上是一種邏輯上的碾壓。
到現(xiàn)在還有很多人吐槽說中國人不學邏輯,其實就不說學數(shù)學帶來的邏輯,光中文帶來的邏輯就足夠了,比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既有因果關(guān)系還很形象,你試試用英文表達出來就知道英文才是缺少邏輯的。
英文里過多的新詞已經(jīng)讓不同行業(yè)之間的門檻越來越高,因為看不懂專業(yè)詞匯讓很多人形同半文盲,而中國人也就小學時候還查查字典,再往后基本上都不會用到字典了,幾千常用字足夠了,看懂個大概是沒問題的。
再者說中式英語接受度很高,普通人很容易看懂,那就變成了“我們?nèi)硕?,你們得改一?rdquo;,畢竟人民能聽懂的英語才是好英語,改著改著他們就習慣了,學中文很難,但學這種中式英語表達方式很簡單。
哪怕你說一口地道的倫敦腔,未來也得遵循中式英語,要不然就“give you some colour see see”,這妥妥地就是文化輸出,據(jù)說現(xiàn)在網(wǎng)絡小說在海外很火,那些“元嬰”、“筑基”、“修仙”把老外驚得一愣一愣的。
中文是自帶幽默細胞的,那么中式英語同樣如此,這也許將是中式英語未來大行其道的根源,讓老外有種耳目一新的感覺,等中文再普及普及,那未來英語也許就成為中國人的一個方言了。
尤其現(xiàn)在是AI時代,中文這種簡潔的表達方式會讓AI在訓練時更高效,而且未來還有進一步拓展的空間,比如字形方面,現(xiàn)在ChatGPT也開始使用中文推理,斯坦福大學教授稱:就像人類會選擇最適合表達的語言一樣,AI也會尋找最優(yōu)的思維方式。
原標題:中考后才發(fā)現(xiàn)國際學校退路!可孩子升學還有哪些出路呢? 2025年中考
政策2025-06-22 10:38:28
原標題:大灣區(qū)大學要來了 教育部擬同意設置10所高校 據(jù)教育部網(wǎng)站消息,教
政策2025-06-11 14: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