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年輕人不愛進工廠 可能不只是錢的事 從北方到南方,最近這些年,提到開工廠,很多人最大的擔憂就是,到哪里找工人。 去年以來的疫情,讓招
原標題:年輕人不愛進工廠 可能不只是錢的事
從北方到南方,最近這些年,提到開工廠,很多人最大的擔憂就是,到哪里找工人。
去年以來的疫情,讓招工難的問題更加突出。經濟復蘇持續(xù)加速,企業(yè)訂單爆滿,需要加班加點,但疫情導致人員流動減少,有時只能找中介或勞務派遣公司安排一些臨時員工頂上。
一位工廠主說,去年以來,他的車間工人就沒真正招滿過,有三分之一左右是臨時工。
對于生產性企業(yè)而言,臨時工只是權宜之計。畢竟臨時工的技術和熟練程度不如正式工,工作效率和成品質量沒法保證,遇上大訂單,心里更沒底。
人難找的同時,還有人更貴。北京大興一家機械制造企業(yè)的負責人向華就介紹說,現在一個臨時員工的日薪都到了 300 元甚至 400 元,這還不包括中介服務費。
在制造業(yè)更發(fā)達的廣東等地,用工荒問題更為普遍。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今年春節(jié)后,服裝加工廠林立的廣州海珠大塘村一帶,招聘市場已出現了老板排長隊等著被挑的場景,常常是上千名制衣廠的老板們手持招工牌和樣衣,等待著工人們的選擇,但常常兩三天也招不到一個人。
一位老板感嘆,世道真的變了,之前是工廠挑工人,貼個廣告就有人來,現在工人挑工廠," 不只是今年,而是早就很難了,越來越難了 "。
作為外出務工人員主要輸出地的西南地區(qū),工廠招不到工人的現象也越來越嚴重。
春節(jié)前,一家為成都富士康招工的中介,招人招到了北京。他們在招聘啟事中寫道:急招組裝工、操作工、質檢員,要求 18-45 周歲,有無經驗均可,300 元一天,北京發(fā)車,免費買到成都的高鐵車票。但廣告發(fā)出很久,也等不到什么回音。
招人難,不少公司開始想方設法讓老員工帶人。
比如,綠源新能電子日前發(fā)出通知,鼓勵老員工介紹新員工入職,介紹 1-4 人獎勵 500 元 / 人,介紹 20 人及以上獎勵 1000 元 / 人。
來自權威部門的數據,也在印證制造業(yè)的人力短缺問題。
1 月 26 日,人社部發(fā)布了 "2020 年第四季度全國招聘大于求職‘最缺工’的 100 個職業(yè)排行 "。從總缺口上,第四季度從第三季度 82.4 萬人上升到了 92.9 萬人(上升 12.74%)。
在最缺工的 100 個職業(yè)中,有 36 個屬于生產制造及有關人員。與上一期相比新進排行 25 個職業(yè)中,有 15 個與制造業(yè)直接相關,占比 60%;短缺程度加大的 34 個職業(yè)中,有 16 個職業(yè)與制造業(yè)直接相關,占比 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