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大學生暑假打工貓膩多 搭好暑假工之橋方能讓大學生順利過河就業(yè) 大學生暑假打工已經(jīng)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了。有的學生為了補貼家用,有的學生
原標題:大學生暑假打工貓膩多 搭好“暑假工之橋”方能讓大學生順利“過河就業(yè)”
大學生暑假打工已經(jīng)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了。有的學生為了補貼家用,有的學生為了給自己歷練的機會,還有的只是為了賺點零花錢。但看似風平浪靜的大學生暑假工,實際上暗流涌動,陷阱重重。廣東大學生孟雨(化名)暑假在一家“法務咨詢公司”上班,工作任務就是打電話,每天基本上要打250-300個電話,領導會經(jīng)常強制性地要求他們加班。若暑假工未如期完成工作,則會被老板直接辭退,更有甚者拿不到薪酬。(8月28日 中國青年報)
圖文無關 (圖源:新華社)
暑假工大部分為非全日制用工?!吨腥A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2012修訂)》中規(guī)定:非全日制用工即以小時計酬為主,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小時,每周工作時間累計不超過二十四小時的用工形式。
但是,名義上每天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個小時,實際上卻并非如此。部分黑中介通過各種虛假的 ,將社會經(jīng)驗不足的大學生“誆”到公司內,讓大學生面對“實物不相符”的工作,自己則拿到“人頭提成”逃之夭夭。大學生們在公司內不斷被壓榨,有的未簽訂勞動合同還無處維權,只能硬著頭皮超負荷工作;有的口頭協(xié)議甲方不認賬,來回扯皮很是麻煩。
不得不承認的是,相較于正式工,臨時工、暑假工似乎并不受公司、社會“待見”。在某些人、某些公司看來,既然只是在我這里工作一段時間,那就可以盡情壓榨,況且大學生的維權意識、方式尚不健全,這就使得大學生暑假工所面臨的處境愈發(fā)困難。
江西某大學日語專業(yè)的學生劉琳(化名)來到一家快遞公司,承擔分揀、代取快遞的工作。原定每天從早8點工作到下午4點,日薪60元。離職前,劉琳向老板詢問薪水結算問題。老板聲稱“未做滿20天不給工資”,而入職時老板從未提及過此“規(guī)定”。前兩天上工時,老板并未讓劉琳打卡,結果老板又以此為由,扣除了她兩天的工資。諸如此類的情況時有發(fā)生,也在不斷提醒著社會應當去重視大學生暑假工“被壓榨”這一問題。往深了講,解決“大學生就業(yè)難”這一問題應當從重視暑假工開始。我們都知道的是,大學作為一個半社會化的場所,本身就承擔著將學生培養(yǎng)后送至社會的義務。事實上,學校內開展的各種實習活動,也是為了讓大學生能夠適應社會節(jié)奏,以此對未來有更清晰的認識與規(guī)劃。作為通往社會的橋梁,暑期實習已經(jīng)成為大學生能夠接觸社會的很重要的一種方式。
就業(yè)對于每個人來講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倘若在大學生僅剩不多的可以接觸社會、為以后就業(yè)錨定方向的暑假工方面也要破壞他們美好的期許,這對于之后個人的就業(yè)、行業(yè)的發(fā)展,甚至整個社會的就業(yè)形勢都是極其不利的。就像中青報文中所提的許多案例,大學生們往往就是因為經(jīng)驗不足“栽了跟頭”。
因此,對于大學生來講,用假期的機會去主動地接觸社會、了解就業(yè),以此謀劃未來,本身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也希望大學生們在遇到諸如此類的“陷阱”時,能夠盡早拿起法律的武器,為自己維權。同時,無論是企業(yè)還是社會都應當給予暑假工更多的重視,共同搭好“暑假工之橋”方能讓大學生順利“過河就業(yè)”。
原標題:16歲中學生獲正高職稱后續(xù):簡歷網(wǎng)頁已撤,公號信息已刪除 近日,一
快資訊2024-11-15 20:5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