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招生嚴禁考家長,還孩子一條公正的起跑線 日前,浙江省教育廳發(fā)布了《關(guān)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對義務教育學校及普
原標題:招生嚴禁“考家長”,還孩子一條公正的“起跑線”
日前,浙江省教育廳發(fā)布了《關(guān)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對義務教育學校及普通高中招生行為畫出“紅線”,明確嚴禁民辦義務教育學校在招生時以問卷等名目“考家長”。(4月9日中國青年報)
乍看新聞有點讓人覺得莫名其妙,小學生入學考試怎么要考家長?學校的目的是什么?有報道稱,2017年,上海一些民辦小學在與家長面談過程中用類似公務員考試的行測題測試家長,另一所學校則要求登記祖父母的職務、學歷等信息。種種“考家長”被輿論質(zhì)疑是制造新的“血統(tǒng)論”。其實,這種“考家長”的學生選拔動作在一些民辦學校,特別是備受推崇質(zhì)優(yōu)價高的民辦學校中,已經(jīng)成為了一種“規(guī)定動作”。
這類學校本著“好學校不是誰想進就能進”的理念,打著擇優(yōu)錄取的旗號,實際上營造出的卻是“拼爹”氛圍,這種招生傾向不僅帶有歧視色彩,更扯偏了教育這條“起跑線”,損害了公平正義。這會讓一部分家長“望校興嘆”,更有可能讓他們的孩子產(chǎn)生自卑心理,那些經(jīng)過“挑選”符合條件進入學校的孩子之間,也有可能產(chǎn)生攀比心理,代際之間的差異、社會階層的分化等等意識就會無形中大行其道,侵蝕人們的思想。
招生嚴禁“考家長”,有助于還孩子一條公正的“起跑線”。為了孩子們的未來發(fā)展,為了讓孩子們享受到公平的教育機會,還是要讓教育回歸本真。這就需要政府和教育部門要下大力氣,在政策和制度層面予以引導,通過規(guī)范入學政策、加強招生指導、督導檢查等等行動,規(guī)范各類學校的招生方式,并加強宣傳引導,最大程度緩解家長們的教育焦慮和擇校熱;此外,要樹立正確的導向,禁止民辦學校“掐尖兒”行為,讓擇校權(quán)回歸到家長和孩子手中,防止因為擇校熱而引發(fā)校外培訓熱、出國鍍金熱、升學季趕考熱等等一系列不良現(xiàn)象。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一個家長都有的心理,但是同樣我們也要以平常心對待孩子的教育,不能將這種教育焦慮傳導給孩子,要用平和的心態(tài)來對待孩子的教育和擇校,綜合考量孩子的接受程度以及自己的承受能力,找到最適合孩子的“教育方案”,而不是一個猛子扎進“考家長”的大軍中無法釋懷。文/任采薇
原標題:16歲中學生獲正高職稱后續(xù):簡歷網(wǎng)頁已撤,公號信息已刪除 近日,一
快資訊2024-11-15 20:5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