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從掛科一時爽重修兩行淚 看中國高等教育發(fā)展趨勢 掛科一時爽,重修兩行淚,還得為之破費。 最近,廣西南寧一高校學生投訴稱,重修的學分收
原標題:從掛科一時爽重修兩行淚 看中國高等教育發(fā)展趨勢
掛科一時爽,重修兩行淚,還得為之破費。
最近,廣西南寧一高校學生投訴稱,重修的學分收費太高,五個學分就得兩千多,重修四科就要上萬元,是不能承受之重。
學校方面表示,收費經(jīng)過發(fā)改委、物價局備案,且作為醫(yī)學院校,各方面的成本較高,實行學分制目的不是收費,而是讓學生忙起來。
按學分制可收費
收取重修費,各大學標準并不統(tǒng)一,便宜點的一學分八十,貴的也有好幾百。那么,高校收重修費這事兒合法嗎?
北京勇者律師事務所主任易勝華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收取重修費是否合法要區(qū)別看待,按學年或?qū)W期收費的高校不得收取重修費,按學分制收費的學??梢允铡?rdquo;
由于成本高昂,民辦高校一學分的重修費用相比公辦要高。易勝華指出,民辦學校收費由教育行政部門或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報價格主管部門批準后方可實施。
從學年制收費向?qū)W分制收費轉(zhuǎn)變,是整個中國高等教育發(fā)展的趨勢。
從2005年新學年起,上海市各高等學校試行學分制收費辦法。以此為分界點,遵循“新生新辦法,老生老辦法”的原則。
2010年,學分制收費在北京市部分高校率先嘗鮮。除了上海和北京,近年來山東、浙江、廣東等多省市,皆已拉開學分制收費的大幕。
2018年10月8日,教育部更是印發(fā)了“新時代高教40條”,提出“完善學分制,推動健全學分制收費管理制度”。
那么,按學分制收取的重修費,定價以什么為標準呢?易勝華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學費標準不得超過原來學習該門課程的費用標準。”
實行學分制后,學生完成學業(yè)所繳納的學費總額不得高于實行學年制的學費總額。學校按照學年收費標準,換算成每一學分的收費標準。
易勝華表示,按學分制收取學費,高于原來學習該門課程的費用標準,或者只收費不教學的,都屬于違法違規(guī)行為。
原標題:16歲中學生獲正高職稱后續(xù):簡歷網(wǎng)頁已撤,公號信息已刪除 近日,一
快資訊2024-11-15 20:5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