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港真的,特別是小學家長最會給自己制造焦慮 小學很多家長總是覺得孩子語文成績不好是因為刷題不到位,但是到了高中就沒有這種家長了。 因
原標題:港真的,特別是小學家長最會給自己制造焦慮
小學很多家長總是覺得孩子語文成績不好是因為刷題不到位,但是到了高中就沒有這種家長了。
因為高中每天都在刷題,語文該差的還是差。
很多小學找到我的家長,只要孩子語文期末考的不好就大量的補習。
補習的內(nèi)容要么是課內(nèi)的字詞,要么是課內(nèi)文章再次梳理,要么是小學作文。
但是其實真的沒用,而且很傷孩子的興趣,一個孩子一篇課文學兩遍,你覺得還有興趣嗎?
我之前發(fā)過一個帖子,說很多藝考回來的學生莫名其妙的語文成績都變好了。
比那些天天在教室刷題的學生考得還好。
但是數(shù)學成績英語成績都變差了。
有個留言說:砍柴砍多了看誰都像樹。
非常的精準。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很多藝考的孩子在藝考過程中,閱讀了大量的藝術相關的作品(電影、繪畫、書籍)
而且增加了一段人生經(jīng)歷(與人相處、經(jīng)歷挫折和成長),所以她們的語文素養(yǎng)被動的提高了。
但是為什么只有語文成績會提高呢?
原因我之前也說過,語文并不是一門依靠熟練度和刷題的科目,它需要的是認知的高度。
所以對小學的家長來說,你們要做的非常簡單:
有時間就報聽寫,熟悉字詞,再就是把孩子的字兒練好,光是把這兩個做好,就已經(jīng)完成了小學的絕大部分教學任務。
如果還想培優(yōu),那就是增強理解能力,增加對社會和情感的理解能力。
但是這個,是真的需要引導的。
有一篇小學閱讀講我的數(shù)學老師,講的是幾個學生偷西瓜被嚴厲的數(shù)學老師發(fā)現(xiàn),但老師沒有批評他們,而是告訴他們偷是犯罪,以后不能這么做。
這個故事的目的就是告訴孩子偷是錯的,知錯就改是對的。
但是你如果直接這樣告訴孩子,那就是公式化認知,那就是就題講題,你講一個故事,目的就是為了給孩子講一個道理,誰都不愿意聽。
孩子其實根本就無法深入理解,只能停留在記憶上。
你得讓孩子自己說:
為什么說這個數(shù)學老師好?
數(shù)學老師平時不是挺嚴厲的嗎?
為什么偷了西瓜不批評他們?
為什么數(shù)學老師好,其實根本的原因是因為老師給了學生一次機會,沒有傷害他們的自尊,而是告訴他們,拿了東西要還回去,給了他們一次知錯就改的機會,而且,人生在世,誰能不犯錯,犯錯不可怕,重要的是能改正。
老師沒有舉報,老師放走了他們,這些都只是美的表現(xiàn),而真正的內(nèi)核是因為孩子們得到了一次改過自新的機會過程中懂得了人生的一個小小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