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各地有序推進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 狠抓中低端薄弱園 2018年7月,教育部印發(fā)《關于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門
原標題:各地有序推進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 狠抓中低端薄弱園
2018年7月,教育部印發(fā)《關于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門用一年左右的時間,按全面部署、自查摸排、全面整改、專項督查四個階段,完成以嚴禁教授小學課程內容、糾正“小學化”教育方式、整治“小學化”教育環(huán)境、解決教師資質能力不合格、小學堅持零起點教學等為主要內容的專項治理工作。通知印發(fā)以來,各地高度重視,按照標本兼治、疏堵結合的原則,扎實推進治理工作。截至目前,全國31個省(區(qū)、市)已印發(fā)工作方案,治理工作有序推進。

創(chuàng)新治理方式方法
各地結合當地實際,認真研究梳理“小學化”的典型問題,多措并舉治理“小學化”。
江西省建立問題清單銷號制度,制作“小學化”治理自查表和匯總表,要求幼兒園、小學、校外培訓機構摸底自查、依標對表,把存在的問題逐一登記,列出整改清單,實行掛賬銷號管理。同時,將糾正“小學化”納入省、市、縣幼兒園評估標準和督導評估內容。湖北、湖南等省實行黑名單制度,將“小學化”問題嚴重、清理整治后仍不達標的幼兒園、小學和校外培訓機構納入黑名單,向社會公布。內蒙古自治區(qū)針對幼兒園、小學、校外培訓機構分別設立專項治理舉報電話和信箱,調動社會各方參與,形成監(jiān)督合力。江蘇省在全省已基本消除幼兒園教授拼音、識字以及課堂集中授課等顯性“小學化”基礎上,將一些幼兒園存在的統(tǒng)一編排活動內容時間、教研工作忽視幼兒日常游戲和生活、教師職稱評審主要依據“賽課”等隱性表現作為重點治理內容,進行全面排查和整治。
狠抓中低端薄弱園
民辦園和農村小學附設學前班是“小學化”的重災區(qū)。各地重點聚焦此類薄弱園,加大治理力度,加強規(guī)范監(jiān)管。
云南省要求2020年前利用中央和省級財政安排的學前教育專項資金,優(yōu)先將有條件的農村小學附設學前班全部改建為獨立設置、有相對固定辦園場所的幼兒園。海南省要求農村小學附設學前班的園舍場地、師資隊伍、保教工作、作息用餐、經費收支管理“五獨立”,同時要求將治理“小學化”相關規(guī)定納入辦園基本條件,嚴格執(zhí)行審批和年檢制度,定期清理整頓未注冊的民辦幼兒園。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明確規(guī)定,將農村小學附設幼兒班、幼教點、看護點以及未取得辦園許可證的幼兒園全部納入整治范圍。
小學、校外培訓機構同步整治
在集中治理幼兒園“小學化”的同時,多地將小學和校外培訓機構納入排查范圍同步開展整治。
山東省印發(fā)《關于做好小學一年級“零起點”教學工作的通知》,明確小學一年級語文、數學零起點教學標準,各縣(市、區(qū))教育部門、小學校長、小學一年級學科教師層層簽訂承諾書,嚴格按照國家和省定課程標準開展教學,將小學一年級規(guī)范辦學情況與市、縣群眾滿意度評價、校長職級考核、文明校園評選和教師評優(yōu)掛鉤。江蘇省將幼兒培訓“小學化”列入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工作,加強涉幼校外培訓機構審批管理,要求不得對學齡前幼兒進行學科類培訓,培訓的班次、內容、招生對象、上課時間等須經當地教育行政部門審核備案并向社會公布。河南省加大督查整治力度,對整改不達標的幼兒園、小學和校外培訓機構,給予通報批評或降級降類處理,對問題頻發(fā)、屢禁不止、社會反響強烈的實行年檢一票否決。
原標題:家長未批改作業(yè)被點名 給家長布置作業(yè)異化了家校關系 千奇百怪的家
政策2018-10-17 14:55:24
原標題:教育部卓越教師2.0培養(yǎng)計劃 全面開展師德養(yǎng)成教育 近日,教育部發(fā)布
政策2018-10-12 11: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