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報名即入圍:蘭州大學2025年強基計劃簡章及政策分析 4月17日,蘭州大學公布強基計劃招生簡章。 報名時間:2025年4月18日至5月10日 先說重點,簡
原標題:報名即入圍:蘭州大學2025年強基計劃簡章及政策分析
4月17日,蘭州大學公布強基計劃招生簡章。
報名時間:2025年4月18日至5月10日
先說重點,簡短版本供家長朋友把握關鍵:
1、蘭州大學強基計劃繼續(xù)采用“復交南”模式,在高考后、出分前進行初試,形式為筆試,第二類考生不參加初試,初試成績按滿分計算,直接入圍復試。
2、蘭州大學強基計劃的入圍比例6倍,限報1所高校,1個專業(yè)志愿,與去年均無變化。
3、蘭州大學強基計劃的招生專業(yè)與去年相同,針對個別專業(yè)新增辨色力要求。
4、蘭州大學強基計劃考核“面試+體測”,與去年相同。
以下是錦宏老師的詳細分析,供參考。
招生專業(yè)
招生計劃數:未公布
2025年蘭州大學尚未公布具體的招生計劃數,詳細的分省招生計劃及總計劃數要等到4月18日報名正式開始后,方能在報名系統(tǒng)中查看。2024年報名30031人次;2024年在四川理工類招9人,文史類招2人。
招生專業(yè)
2025年蘭州大學強基計劃招生專業(yè)有: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生物科學、化學、草業(yè)科學(草類植物生物育種)、生態(tài)學、歷史學、漢語言文學(古文字學方向),無新增專業(yè)。專業(yè)選考科目要求如下圖。新增辨色力要求,報考需注意。
蘭州大學為強基計劃學生實行本研銜接培養(yǎng),強基計劃學生完成規(guī)定的本科階段有關課程,達到轉段要求后,按照相關規(guī)定直接轉段進入研究生培養(yǎng)階段。進入研究生階段后,學生主要在強基計劃所在基礎學科專業(yè)進行培養(yǎng),部分學生也可根據專業(yè)培養(yǎng)方案在高端芯片與軟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和國家安全等關鍵領域以及國家人才緊缺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進行學科交叉培養(yǎng)。同時依然實行小班化和導師制,也會對強基計劃學生進行階段性考核,根據學生學業(yè)表現情況進行動態(tài)進出調整。
考生如何選擇蘭州大學強基
2017年,蘭州大學進入“雙一流”A類高校名單,化學、大氣科學、生態(tài)學、草學入選一流學科;2022年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公布,蘭州大學這四個學科專業(yè)仍入選。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35個專業(yè)入選,1個A+專業(yè)是草學,1個A專業(yè)。
錦宏老師分析:蘭州大學2025年仍然文理科兼招,高考改革省份的考生要關注選考科目的要求;同時針對專業(yè)增加了辨色力要求,報考需要重點關注。校考入圍倍數仍為6倍,因地域原因,報考分數波動不大。有志于報考蘭州大學的考生,可以結合沖、穩(wěn)、保策略進行報考。
報名與考核
報名條件:主要憑高考入圍
蘭州大學強基計劃的報名條件和后續(xù)的入圍流程區(qū)別了兩類考生:
第一類:高考成績優(yōu)異的考生
第二類:競賽全國決賽二等獎及以上的考生
初試確認
考生須于6月10日16:00前登錄蘭州大學強基計劃報名系統(tǒng)進行校考初試確認并繳費,逾期未完成確認和繳費的,視為放棄初試資格。
初試
6月16日前(高考后、出分前,具體安排另行通知)進行初試,初試形式為筆試,主要考核學生學科素養(yǎng)。初試在各招生省份省會城市集中設置考點。
對于第一類考生,依據考生初試成績,按照分省分專業(yè)計劃的6倍劃定初試合格線,確定入圍復試考生名單(末位同分同入圍)。
對于第二類考生,不參加初試,初試成績按滿分計算,直接入圍復試。
錦宏老師結合往年的情況分析,金牌和銀牌選擇清北的較多,選擇其他學校的很少,所以蘭州大學強基中,主要仍是非破格的高考生。
復試確認
入圍??紡驮嚨目忌氃谝?guī)定時間內(具體時間另行通知)登錄蘭州大學強基計劃報名系統(tǒng)進行??紡驮嚧_認并簽訂考生承諾書,否則視為放棄復試資格。
復試:面試+體測
6月22日前(具體安排另行通知)舉行復試,復試包括面試和體育測試。
面試:主要注重對學生好奇心、探究欲、問題意識、質疑精神、意志品質等因素的考察。根據考生綜合素質評價檔案和面試情況綜合評價給出面試成績。
體測:50米跑,立定跳遠。綜合成績相同時,同等條件下,根據體育測試結果優(yōu)先錄取。
考生復試環(huán)節(jié)在高考結束,而高考分數尚未公布,或許有一部分考生對自己的高考發(fā)揮有較大把握,或經過細致估分的考生會自行放棄強基。這部分未參加復試的考生將不占用蘭州大學強基6倍入圍的名額,意味著報考蘭州大學強基計劃機會的增加,中分段考生需關注進名校機會。
原標題:高校規(guī)定:連續(xù)2年考核基本合格,教師轉崗分流 近年來,各地或高校
政策2025-04-08 20: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