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80后作家王玉玨:寫作進入深水區(qū)之后,更多的是一種需要 2024年,對于濟南作家王玉玨來說,是有重要意義的一年。 從年初開始,《收獲》《鐘
原標題:“80后”作家王玉玨:寫作進入深水區(qū)之后,更多的是一種需要
2024年,對于濟南作家王玉玨來說,是有重要意義的一年。
從年初開始,《收獲》《鐘山》《十月》《北京文學》《人民文學》《花城》等國內重要文學期刊陸續(xù)推出了王玉玨的《瞳距》《燕牙湖》《到?!贰稐朴洝贰懂愴憽贰度章淦鹞琛返戎卸唐≌f,口碑極佳,反響強烈。許多專家和讀者開始對這位生活在泉城、工作在泉城、寫作在泉城的80后年輕作家充滿期待。
今年9月份,第六屆山東省“泰山文藝獎”(文學創(chuàng)作獎)頒獎典禮在泰安舉行,王玉玨憑借中篇小說《人字梯》第二次捧回了“泰山文藝獎”(文學創(chuàng)作獎)的獎杯。對于這些耀眼成績的取得,王玉玨謙虛地表示,能夠獲得關注,對他來說已經是莫大的鼓勵了。“我想寫作更多的應該被內化為一種需要:一種精神需要,一種日常需要。除了被需要,其余的一切都變得不太重要。”
王玉玨坦言,如今寫作已經進入了深水區(qū),“這幾年發(fā)表的作品基本代表了目前創(chuàng)作的路數和風格,我想寫作給我?guī)淼淖畲笫芤妫褪亲屛矣心芰芙^自己不喜歡的生活。”
寫作讓寫作者更好找到自我
談起對文學的最初印象,王玉玨說,喜歡寫作就是簡單地出于對語言和文字的喜愛,“就像小孩子喜愛一件玩具。”
上中學的時候,王玉玨讀到張煒、余華、蘇童、孫甘露、韓東、潘軍等作家的小說,他很快被那種純粹的、精致的、充滿美感的語言吸引住。“我想如果自己也能寫出那樣的語言,一定是特別有成就感的事。我是一個不太喜歡給別人講故事的人,也沒有那么多話想對這個世界說,愛上寫作就是因為單純地喜歡語言。”王玉玨說。
“當然,寫作的意義也在于它可以讓我對抗生活中的很多問題。”在王玉玨看來,作家多是敏感、多思的,會對外界評價產生過多的焦慮,對自我突破產生不必要的擔憂,“其實,如果把寫作真正當成一種需要,那么寫作最大的意義是讓寫作者更好地找到自我,或者說找到一個更好的自我,這就會好很多。”
早在中學時期,王玉玨便開始了詩歌創(chuàng)作。2006年,還在部隊的王玉玨發(fā)表了人生中的第一篇小說。“那時候是發(fā)表在《前衛(wèi)文學》上的,內容是關于退伍老兵的。”對于當時在基層單位機關當干事的他來說,能抽出時間來搞寫作是一件相當奢侈的事情。但就是這篇小說的發(fā)表讓他對文學寫作之路有了信心和動力。
后來,王玉玨從部隊轉業(yè),通過軍轉安置考試成功進入了濟南市文聯工作,這讓原本就對文學“芳心暗許”的王玉玨來說,無疑是件幸運的事情,能與文學朝夕相伴也讓他感到幸福。自此,作家王玉玨與濟南這座城市深深聯系在了一起。
濟南是一個成就作家的地方
“我許多重要的作品都是在濟南寫成的,一座城市的文學基因對作家的影響是巨大的。”王玉玨說,在他看來,濟南是一座被文學厚愛的城市,濟南的每條老街巷、每眼泉水、每句流傳的詩文都承載著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蘊。
“就像現在我們提到老舍,就會想到《濟南的冬天》,其實老舍寫過很多關于濟南的文章?!稘系亩臁坊蛟S是最有代表性的一篇,最能夠體現我們對濟南這座城市氣質的認同感。”王玉玨表示,作家對于一座的城市的書寫和代言,應該有自己獨到的地方。“文字是非常個人化的,帶有個體溫度的,作家用自己的文字,能夠為一座城市注入一種特殊的氣息。文學可以賦予一個城市、一個地域,以文學上的存在感,跟現實意義、地理意義上的不完全一樣。比如,馬爾克斯的馬孔多小鎮(zhèn),沈從文的湘西,賈平凹的商州和西安,王朔徐則臣的北京,韓東的南京,雙雪濤、班宇的東北等等。”
“如果你閱讀過他們的文學作品,然后再去他們筆下的這個城市,跟沒有讀過這些文學作品,感受是完全不一樣的。你會感覺到自己行走在他們的小說里,會不由自主地把眼前看到的,與經驗中的、先入為主的那些進行比照,同時這也是對自己與閱讀有關的青春和記憶的一種回味和打撈,那種感受是很獨特的。”王玉玨說,這就是文學和城市相輔相成、相互成就的魅力,而很顯然濟南便是一座具備強大文學基因的城市。
文學作品就像酒精
《泱泱》是王玉玨的第一部長篇小說,于2022年由濟南出版社出版,這部被王玉玨稱為“必然要寫出來的作品”,包含了他的親身經歷以及眾多酸甜苦辣的感受。“這部小說主要寫了三個年輕人,一個是領導的秘書、一個是高檔小區(qū)的物業(yè)經理,還有一個鄉(xiāng)村傳統手工糖匠,寫他們在都市和鄉(xiāng)村之間、在城鄉(xiāng)一體化的時代大河中的命運沉浮和靈魂泅渡。”
這部作品中,王玉玨敏銳地捕捉到了同齡人身上的文學性,并進行了深刻的描繪。正如,文學評論家、日照職業(yè)技術學院副教授任相梅評論的那樣:“王玉玨的長篇小說新作《泱泱》恰好切中了國人的心靈痛點。既寫了鄉(xiāng)村,也寫了城市;既寫了苦難,也寫了繁華;既寫了落魄,也寫了榮耀;既寫了妥協,也寫了堅守。作家不是從經濟、政治、理論上分析城鄉(xiāng)變遷,而是立足作家的生活經驗和文學經驗,偏重于從生命體驗、人倫關系來理解和闡釋新時代的城鄉(xiāng)變化,用細膩的筆致、簡潔的筆法、豐厚的筆墨,呈現了繁華與落寞、奇跡與平庸、激情與頹唐相伴并生的城鄉(xiāng)一體化語境下的當代中國人的心靈鏡像。”
完成一次又一次突破的作家,肯定有自己的秘籍。小仲馬、陀思妥耶夫斯基、奧茨、大江健三郎、波拉尼奧、喬納森,曹雪芹、老舍、張煒、王朔、韓東、畢飛宇、徐則臣,王玉玨列舉了一些對他影響較大的作家,他從前輩身上獲益匪淺。
“其實很奇怪,我所喜歡的這些作家風格其實大相徑庭,但是他們又非常和諧統一地出現在了我的腦海里。也許每一個成熟作家的風格都是一種奇妙的妥協與統一,似乎很難從中找到某一個作家的痕跡,但他們好像又都無處不在。”王玉玨表示,所有喜歡的作家之所以被喜歡,無一例外,一定是他在某個地方教會了你什么,或者他的作品里一定有一個特別對你胃口的地方。“還有更重要的一點,那就是他沒有任何一部讓你失望的作品,如果有,他一定不在名單里。”
“作家提供的文學作品就像酒精,有時候可以麻醉我們的大腦,逃避現實;但更多的時候,它用來刺激和清洗我們的傷口,讓我們對疼痛保持警覺和畏懼,同時也能消毒。”王玉玨說。
原標題:1979年高考總成績305分是什么水平?被大學錄取,畢業(yè)后可分配工作 我
人物2024-10-20 10:5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