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標題:采訪美國來華留學生:清華不是我的菜,我也不是清華的菜 2025年1月初,我采訪了來華留學的美國華裔學生J,與她的深入交流非常有趣,涉及很多
原標題:采訪美國來華留學生:清華不是我的菜,我也不是清華的菜
2025年1月初,我采訪了來華留學的美國華裔學生J,與她的深入交流非常有趣,涉及很多中美之間的文化碰撞。
01 我不是改身份上清華的,來華之前沒想到這個大學這么有名!
看著J的中國面龐,我開門見山地問道:“你是美國二代移民嗎?”
J邊點頭,邊用摻雜著40%英語的漢語向我介紹了她的高知家庭。
J的父母是移民美國的華裔科學家,她在美國出生時,父母還在讀博期間,家里到處都是書和資料,J從小就對科學很崇拜,而物理學家的爸爸在她心中的地位最崇高。
“雖然喜歡科學,但我的性格不適合做研究,因此還是dropped the plan of being a researcher(放棄了做研究的想法)。”J笑著說道。
“你來中國留學的原因是什么?”全球華人家庭都很重視教育,我在想J為什么沒有在美國讀名校。
“可能是financial(財務、收支)方面的問題吧。”J提到,2011年,她跟隨父母來到中國,在北京的國際高中學習,本科被清華大學錄取。
“我原本沒有打算上清華,當時沒想到他們在招收國際學生,直到聽說我的學長被錄取了,我才開始申請。”
“你是被免試錄取的嗎?”
“沒有那么幸運,我按要求提交了高中成績、SAT成績、個人陳述(personal statement)、各類獎項的證明等材料。”
對于來華留學的外國學生而言,并沒有統(tǒng)一的錄取標準,他們無法想象每年上千萬中國考生參加高考的壯觀場面,無法理解千千萬萬人憧憬清北的迫切心情。
02 清華不是我的菜,我也不是清華的菜!
“在清華大學學習還好嗎?”
J聳聳肩,攤開手,“我是個好學生,在學習上會try my best(盡力而為),但我不是清華的菜,清華還是喜歡 分的亞洲學生。”
清華的選材標準仍然是很亞洲、很東方的,但全球高分的亞洲、亞裔學生卻在某種程度上被哈佛大學嫌棄。
盡管2023年6月29日美國聯(lián)邦 法院已經(jīng)裁定哈佛大學的“平權行動”招生原則違反美國聯(lián)邦憲法,全美所有公立大學和私立大學在招生時不得將種族因素凌駕于其他因素之上,但不得不說,亞裔在申請名校的過程中,其標化考試的高分并不一定是 的優(yōu)勢。
“當然,清華也不是我的菜。”J對中國 名校的嫌棄出乎我的意料。
“在本科學習期間,我身邊的人太……太關注自己了,太利己了。”
“精致的利己主義者?”我脫口而出,J若有所思地點點頭,這是她第一次聽到這個“術語”。
J應該還不知道,就在她來華第二年(2012年),北京大學 教授錢理群就提出了反思高等教育的精致利己主義者觀點,這個熱詞隨即在中國社會迅速傳播,幾乎家喻戶曉。
03 中國歡迎老外,但不一定歡迎老外的思想!
J很看重自己在中國的經(jīng)歷,看重了解中國文化的機會。
“你被中國文化同化了嗎?”我在提問的同時解釋了“同化”的含義。
“中國和中國文化很包容,很歡迎老外,也歡迎外來文化,但似乎并不歡迎老外的思想。”
“比如呢?不歡迎什么思想?”
“比如不太歡迎獨立和個性,集體的、集體主義的總是第一位的。”
盡管早在戰(zhàn)國時代的楊朱學派就提出驚世駭俗的保護個人、個體的觀點——“一毛不拔”,但在兩千年中國主流價值觀的影響下,個人、個體從來就不是第一位的。
“那你會怎么辦?也會服從嗎?”
J似乎被擠到墻角,她挑了挑眉,呼了一口氣,“會的,有時我也go with the flow(隨波逐流),但我把這種矛盾當作鍛煉自己意志的方式,這個世界上沒有 自由的地方。”
在UWEE集團做蔚翎高中全職教師的J,在回答問題時和盤托出,特別爽快。
“我喜歡教學工作,喜歡在中國的生活環(huán)境。”
“目前來國內(nèi)的美國學生太少了。”我感慨地說。要知道,2024年美國官方數(shù)字表明,來華的美國學生規(guī)模不過三四百人,而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前,每年大約兩三萬人。
“在我印象里,美國人樂觀開朗,應該愿意遠行,到不同文化的地方走走。”
J也認為,美國人如果有機會,應該多來中國看看,不能道聽途說。
原標題:李美榮:優(yōu)質(zhì)均衡創(chuàng)建從管理創(chuàng)新開始 康巴什蒙語寓意為卓越的老師
原創(chuàng)觀點1分鐘前
原標題:離年薪百萬最近的大學專業(yè),正在淪為新天坑 編者按:當 ChatGPT 橫空
原創(chuàng)觀點2025-01-05 16:43:24